伟德国际1946bv官网經濟與管理學院于1997年由原太原工業大學企業管理系和原山西礦業學院經濟貿易系合并而成,現設有管理科學系、工商管理系、會計系和經濟貿易系以及MBA和MPAcc兩個教育中心。成立以來,學院充分利用後發優勢和内外部環境條件,秉承“敢為人先、敢于創新、勇于競争”的精神與理念,奉行“塑經濟情懷,育安邦英才”的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注重内涵和質量建設,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協調發展;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教育教學為基礎、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科學研究為平台、以師資隊伍為重點、以學科競賽為契機、以國際化為高标準”的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學生成長、成才,在學科和專業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和優異成績。
學院涵蓋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門類,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能源技術經濟及管理交叉學科博士點;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會計碩士(MPAcc)、工程管理碩士(MEM)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于2014年被評為山西省特色重點學科,于2018年被評為山西省重點學科,凸顯了“理工管”特色;工商管理學科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學院現有工程管理、物流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4個本科專業,均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院擁有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煤炭産業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氫能開發與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信息化領域産學研新型研發機構“山西省智能化礦井安全生産與管控科技創新中心”,擁有“山西省能源工程管理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山西省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和“山西省工業會計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擁有“知識産權研究院”,為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地方服務等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平台和基礎。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28名,專任教師113名。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45名;博士生導師7名,碩士生導師53名;國家傑青1名,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1名,山西省教學名師3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4名,山西省高校131領軍人才4名,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1名,山西省高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5名,山西省三晉英才(拔尖骨幹人才)3名,山西省三晉英才(青年優秀人才)8名,形成了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曆結構、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碩博士研究生1200多名,本科生800多名,留學生近100名。形成了學科交叉融合、相互滲透,國際合作培養相結合的多層次、複合型、研究型、應用型的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教育教學成果豐碩,獲得山西省教學成果獎多項;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3門,山西省一流課程15門;獲批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多項;獲批山西省和學校研究生和本科教改項目50多項;編寫教材30多部;發表教改論文20多篇;獲得山西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7篇。
學院科研氛圍濃厚,科研成果豐碩,近五年來科研經費進賬2600多萬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39項,省級項目130多項;發表SCI/SSCI/CSSCI/中文核心論文270多篇;出版專著20多部;授權專利和軟件著作權近20項;獲得山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三等獎11項;其他市廳級獎勵30多項。
學院重視對外合作與交流,與英國、美國、新加坡和日本等國外知名高校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方面有着廣泛的合作,積極推進專業、課程、師資和教學以及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國際化實現了深層次内涵式發展;同時,積極招收本碩博留學生,本碩博留學生近100名;國際經濟與貿易留學生單獨建班,有效推動了國際化辦學的内向式發展。
學院積極推動學科競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2018年7月,學院承辦了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決賽(全國性A類賽事總決賽,山西省首次),來自全國200支隊伍近2000人參賽。近五年來,學院積極組織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賽”、全國大學生能源經濟學術創意大賽、全國高等院校“斯維爾杯”建築信息模型(BIM)應用技能大賽和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等學科競賽,獲得國家級獎項60多項。
學院堅持奉獻社會、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辦學理念,立足國家能源革命戰略和山西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近五年來承擔橫向項目50多項;參與中國工程院重大/重點咨詢項目子課題和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7項;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評估任務,服務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編制決策;組織編制《山西能源革命科技創新規劃(2020-2023年)》,負責武鄉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和呂梁市3個規劃編制等工作,并提供《山西打造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等咨詢報告20多份;同時積極發展與研究院所以及山西焦煤集團等企業的合作關系,有效對接了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地方需求和學校“雙一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