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或對應的知識點) 知識點數量:6(個). 煤礦安全行為仿真實驗室是通過建立3D虛拟礦井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整個煤礦生産的過程。本實驗系統對應的知識點主要有:煤礦安全工作分析、煤礦安全職務分析與心理預測指标的确定、安全心理效标研究過程、煤礦安全心理測評體系的構成、煤礦安全行為的心理預測與管理對策研究、煤礦安全行為模拟研究。
      (1)煤礦安全工作分析:     煤礦安全工作分析是描述和記錄煤礦安全工作的目的、主要職責和活動、安全工作條件以及所需的技能、知識和态度的過程。由此可見,工作分析是一個獲得有關工作信息的過程。它是确定工作令人滿意範圍的主要基礎。這一範圍包括工作行為令人滿意的範圍和擔任該工作的員工在知識、能力和個性等方面令人滿意的範圍。這些範圍的确定使煤礦企業在管理活動中有了決策的依據。本知識點對這一問題的講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生在煤礦安全行為虛拟實驗室中設置正确的實驗對象:  
      (2)煤礦安全職務分析與心理預測指标的确定:     主要知識點是在對從業人員進行工作分析的基礎上,把每項工作對人員的要求根據崗位設置進行分配。工作分析針對整個部門的工作,職務分析則要分解到個人。因此,職務分析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在職務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心理效标的确定,選擇多個敏感的、相關的、可靠的效标;同時選擇與效标相關的心理預測指标。選擇确定了效标和預測指标後,對從業人員(安監處管理人員、安全員、瓦檢員)的績效和心理預測指标變量進行測量。煤礦安全職務分析的主要步驟包括:①确定(或選擇)待分析的作業;②将作業劃分為一系列的步驟;③辨識每一步對人員工作要求的心理行為要素;④确定相應的評價指标,着眼于職務職責的履行。煤礦從業人員職務行為分層分類表:
      (3)安全心理效标研究過程:     煤礦從業人員的心理效标主要存在于個人因素中,如個性、人格、興趣等,這些因素通過工作任務、工作行為對煤礦安全産生影響。通過煤礦安全行為仿真實驗室,可以直觀的監測礦工的心理、行為,從而進行分析。      
      (4)煤礦安全心理測評體系的構成:     通過仿真軟件總結有關從業人員績效的變量,然後由從業人員及管理人員分别評定員工樣本中的這些變量,總結出煤礦從業人員的績效因素。如差别感覺閥限測驗,該測驗可得到一個人剛能覺察出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最小差異量的能力。選擇反應時測驗,測驗要求在給出不同的刺激時,被測者做出不同的反應,既要選擇刺激,又要選擇反應。測驗适用于篩選安全員和瓦檢員。      
      (5)煤礦安全行為的心理預測與管理對策研究:     通過仿真系統,要求學生掌握人員選錄決策方法,一般人員選路決策随職務要求和測驗數據量的多少而不同。假使某種職務隻要求選用具有某種能力的人員,決策過程就比較簡單,主要根據求職者此項素質能力測驗分數的高低做出決策。假使職務要求任職人員具有多種素質能力,并對求職者進行相應的多想測驗,每個求職者都獲得了多項不同的測驗分數,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複合分數法、多項截止法、多重篩選法、進行篩選。同時,運用以上方法選出來的人員在多大程度上适合崗位的需要,則涉及預測效标效用的評價。通過對心理預測源效度的研究,可以确定心理預測源是否能有效地預測職務的績效效标。理論上講,效标效度高于0.50就是有效的,這會比不進行選拔至少提高1%以上的成功率。
      (6)煤礦安全行為模拟研究:     由于行為規範具有管理價值,可以作為日常安全檢查、考核、評價、獎懲的依據,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因此通過行為模拟,制定行為模型,可以用來進行教育培訓、安全管理、問題分析以及安全設計等其他相關的工作。行為模拟是通過建立和運行系統的計算機模拟模型,來模仿實際系統的行為狀态及其随時間變化的規律,以實現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驗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對模拟行為過程的觀察和統計,得到被模拟行為的模拟輸出參數和基本特征,以此來估計和推斷實際的真實參數和真實性能。行為模拟的基本過程:




Baidu
sogou